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创业者陈春先播种了中关村的第一粒种子,中国的硅谷从此跑出创新“加速度”

新闻

MORROR ART歌词音箱的全新颠覆体验,在照片中看见如歌的岁月。 MORROR ART歌词音箱的全新颠覆体验,在照片中看见...

MORROR ART软装艺术理念的新尝试, 探索时光之美,赋予相册和台历更多可能 让时光和音乐一样能被看见。

  • 门窗行业复刻定制家居高光时刻,森鹰窗业上市成起点?

    据悉,9月26日,森鹰窗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鹰窗业)将举办上市敲钟仪式,正式登陆深交所。 森鹰窗业是目前沪深两市第一家细分行业为“C2032木门窗制造”的上市公司。 这让笔者不禁想起2011年定制家居...

  • 百年变局新机遇 第九届岭南论坛在广州举行

    11月21日,第九届岭南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围绕“百年变局新机遇”主题,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博导、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陆军,斯坦福大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

  • 《风雨之后总有阳光》——产业人物访谈:益宸康旅创...

    2019年,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把中国的康养产业推上了最大的风口。紧接着,2021年4月15日,中国央视网、新浪财经、搜狐网接连报道了“七亿养老项目暴雷:老人养老积蓄人间蒸发”。...

财经

唯品会经营范围变更 新增医疗器械、蔬菜水果零售等业务 唯品会经营范围变更 新增医疗器械、蔬菜水果零售等...

天眼查数据显示,3月31日,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经营范围新增蔬菜零售;非许可类医疗器...

  • 品钛旗下赣州爱信小贷正式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北京2020年4月7日 /美通社/ -- 领先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品钛(Pintec Technology Holdings Ltd., Nasdaq: PT) 今日宣布旗下的赣州爱信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爱信小贷”)正式接入中国人民银行...

  • 特斯拉空头近一个月减少超200万股

      据金融分析机构S3 Partner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特斯拉未平仓空头头寸为1604万股,占流通股的10.97%。过去30天,特斯拉未平仓空头头寸减少222万股或12.18%,期间股价上涨32%;过去一周,特斯拉未平仓空头头...

  • 特斯拉展示新型自研呼吸机:与Model 3共用零件

      特斯拉之前宣布将开发新的呼吸机,而现在他们展示了这种新型设计。特斯拉在YouTube发布了视频,其工程师演示了两个版本的呼吸机,一个是把所有零件摆在桌子上的原型,另外一个则是组装好的设备,用于显示在医...

  • 特朗普称将在下一轮刺激计划中为美国民众发放更多的钱

      北京时间4月7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将在下一轮刺激计划中为美国民众发放更多的钱。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特朗普“肯定”想听取下一次刺激计划的想法,并补充道他希望其中包括“切切实实的基础设施”。  ...

创业者陈春先播种了中关村的第一粒种子,中国的硅谷从此跑出创新“加速度”

发布时间:2018/12/07 新闻 浏览:692

中关村一间简陋的仓库,只有十几平米大小,墙角结满蜘蛛网,陈春先、纪世瀛、崔文栋几个人,用了半天时间打扫卫生,才将这里收拾出个样子。
摆上一桌四椅,没有放鞭炮,更没有剪彩,1980年10月23日,“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就这样悄无声响地成立了。
然而就是这个简陋的服务部,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第一个民营科技公司的雏形,被称为“中关村的第一粒种子”。
在陈春先等第一批创业者的带动下,京海、四通、信通、科海、联想等民营科技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如雨后春笋。1988年,国务院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基础上,建立了“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正式诞生。
多年来,中关村在实践中不断转型升级,广泛吸纳人才、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用科技创新助推发展。
数据显示,目前中关村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2万余家,总收入突破5万亿,在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芯片、无人驾驶、高清和液晶显示技术等领域走在国际前列。这里还诞生了增材制造、大数据、纳米材料、生物芯片、量子通信等一系列站在世界创新前沿的自主研发科技应用。
简陋仓库里
一个了不起的事业开始了
1980年10月23日下午,三次访美归来的陈春先在数百人的报告厅里,做了一场访美报告。
陈春先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工作,参加新技术扩散研讨会
这位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一室主任在报告中大声疾呼:“经济要发展,就要搞技术扩散。应该把科学技术和人才从高密度区域向低密度区域扩散,像把墨水滴入水杯一样,扩散开,把水染蓝!”“要把中关村建成‘中国硅谷’!”
80年代,拥有哈佛、麻省理工等数所顶尖学府和苹果、英特尔等上千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硅谷”和波士顿128公路区的新技术扩散区,已经可以快速地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形成几百亿美元产值的新兴工业。
同样聚集了中国科学院几十个研究所和北大、清华等几十所著名学府的中关村,却只有大片的农田,“科学城”在里面沉默了数十年。
在60年代,中美研制第一台激光器的“时差”仅有半年;20年后,美国已拥有强大的激光工业,中国的科研成果还躺在实验室里。陈春先痛心疾首:“我们已经落后了一个时代!”
报告会后,在北京市科协支持下,陈春先和纪世瀛、崔文栋等人来到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一间十几平方米,俗称“鸡窝”的后平房仓库,开启了拓荒之旅。
仓库里结满了蜘蛛网,地上是厚厚的尘土,陈春先等人打扫了半天卫生,摆上一张桌子四把椅子,没有放鞭炮,更没有剪彩,“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就这样悄无声响地成立了。
陈春先还提出了“两不四自”原则(即不要国家拨款、不要国家编制、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日后被无数的中关村民营企业效仿。
这个技术服务部,是北京乃至全国第一个民营科技公司的雏形,人称“中关村的第一粒种子”。陈春先因此被誉为“中关村民营科技第一人”。

陈春先

“第一个吃螃蟹”之举往往备受质疑,议论、责难、诽谤、告状、查账、立案……接踵而来。时任物理所所长的管惟炎甚至公开点名批评了陈春先,称其为“二道贩子”,不务正业。
陈春先的儿子陈新宇清楚地记得,父亲经常夜里与一位“所长叔叔”在电话里争吵,有时吵得很凶,哽咽着说不成话。
直到1983年1月6日,胡耀邦、胡启立、方毅等中央领导同志,在新华社刊出了一篇内参文章《研究员陈春先搞“新技术扩散”试验初见成效》作了重要批示,对陈春先的探索给予了肯定,才平息了风波。
中央领导的肯定和中央媒体的舆论支持,震动了中科院、中关村,乃至全国科技界。
越来越多的人由此真正意识到,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已不可挡。中关村的科学家、教授们不再观望,纷纷各显其能,创造新的历史。
奔腾年代
中关村电子市场兴起
在陈春先等第一批创业者的带动下,一大批中科院、北大、清华的知识分子纷纷“下海”创业,京海、四通、信通、科海、联想等民营科技公司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陆续在北起燕园、南到白石桥这条几公里长的大街上安营扎寨。
1985年,闻名中外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初具雏形。
1988年,国务院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基础上,建立了“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正式诞生。
压抑了十余年的创业热潮就此喷涌。
90年代,火热的生意把中关村堵得车水马龙。1997年,北京市政府下狠心砍倒大片树木,刚刚拓宽了路面,村里就开出科苑、中海、硅谷、海龙、太平洋等一批电子商厦。Pentium处理器+Windows操作系统成了电脑标配,电子市场也进入了奔腾年代。
位于中关村大街1号的海龙电子城成为了中关村的标志,鼎盛时期,海龙年销售额达60亿元,店内商铺数量多达600家,生意好时一家店铺一天能接上百个订单。
但从2007年起,随着电商兴起,海龙开始走下坡路。假货横行、鱼龙混杂成了这里的代名词。2016年7月7日,海龙大厦贴出告示:即日起一至五层停止营业,升级改造。有17年经营历史的海龙电子城停止营业了。今年5月初,中关村最后一个电子卖场广安中海电子卖场也被拆除。
对于创新者而言,最难突破的,或许是自身的局限。但中关村却再一次迎来了自身的转机,这来自永远创新,勇于自我涅槃的勇气。
在四海市场、颐宾楼被拆除的尘土中,在海龙等电子批发市场的改造升级中,中关村告别了电子批发的卖场时代,开启了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历程。
伴随咖啡香气
中关村跑出创新“加速度”
2015年5月7日上午10时许,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了海淀中关村创业大街的3W咖啡馆。在咖啡馆内,他点了杯香草卡布奇诺,在一层创业空间和青年创业者们笑谈。
李克强来到中关村创业大街3W咖啡馆,与年轻人边喝咖啡边聊创业。
这一天,轰动全国的除了“总理同款”咖啡,还有《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以及中关村先行先试的“工商19条”、“食药12条”、“外籍人才新政”等一大波政策利好。
中关村,就此迎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
从当年柳传志的联想团队,到今天胡伟武的龙芯团队、李彦宏的百度团队、雷军的小米团队、王中林的纳米能源团队、王晓东的生物医药团队、印奇的人工智能团队……在中关村,一代代怀抱产业报国梦想的人才施展抱负,创造奇迹。
数据显示,目前中关村拥有滴滴、美团、商汤科技、旷视科技、寒武纪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2万余家,其中上市公司320多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618家。2017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达5.3万亿元,在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芯片、无人驾驶、高清和液晶显示技术等领域走在国际前列。这里还诞生了增材制造、大数据、纳米材料、生物芯片、量子通信等一系列站在世界创新前沿的自主研发科技应用。
新一代的创业者在这里崛起,而“中关村”的概念,也早已突破地理上的“中关村大街”,向北边的上地,乃至全国各地辐射。作为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主阵地,中关村形成了“一区十六园”的格局。被美国《福布斯》誉为媲美硅谷的“全球最大科技中心”。2018年1-5月,中关村平均每天新设立科技企业达89家。
“让每一个梦想都发光”。在中关村,创新早已融入人们的血脉之中。李克强总理曾这样深情寄语:“中关村充满朝气与活力,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展示着我们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无限创造力。”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