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十亿善款,三十二年坚守:振东制药公益“长城”这样建成
如果说慈善事业是企业责任感的一个缩影。那么振东制药的慈善“侧写”便是大爱无疆。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自太行山深处诞生,稳扎稳打、守正创新,跻身中国药企中流砥柱行列。引导旗下公益扶贫办凝聚共识、加强合作...
-
千人竞逐“红气球”,振东集团公益精神在晋中大地闪耀
5月25日,山西省高校新区(山西大学城)热闹非凡,2025“红气球挑战赛”(晋中站)在此鸣笛开赛。这场没有奖金的赛事,却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及山西大学城高校的一千余名选手踊跃参与,他们“一起红气球,快乐学急救”...
-
振东集团:32年慈善长跑背后的“共富密码”
在商业与公益的天平上,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选择了后者——即便负债也要坚持的"变态慈善"。这家从太行山走出的民营企业,用32年时间构建起一套独特的公益生态系统,累计捐赠超10亿元,将"与民同富、与家同兴、与国...
财经
-
品钛旗下赣州爱信小贷正式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北京2020年4月7日 /美通社/ -- 领先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品钛(Pintec Technology Holdings Ltd., Nasdaq: PT) 今日宣布旗下的赣州爱信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爱信小贷”)正式接入中国人民银行...
-
特斯拉空头近一个月减少超200万股
据金融分析机构S3 Partner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特斯拉未平仓空头头寸为1604万股,占流通股的10.97%。过去30天,特斯拉未平仓空头头寸减少222万股或12.18%,期间股价上涨32%;过去一周,特斯拉未平仓空头头...
-
特斯拉展示新型自研呼吸机:与Model 3共用零件
特斯拉之前宣布将开发新的呼吸机,而现在他们展示了这种新型设计。特斯拉在YouTube发布了视频,其工程师演示了两个版本的呼吸机,一个是把所有零件摆在桌子上的原型,另外一个则是组装好的设备,用于显示在医...
-
特朗普称将在下一轮刺激计划中为美国民众发放更多的钱
北京时间4月7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将在下一轮刺激计划中为美国民众发放更多的钱。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特朗普“肯定”想听取下一次刺激计划的想法,并补充道他希望其中包括“切切实实的基础设施”。 ...
黑客利用冠状病毒的恐惧向您发送计算机病毒:如何阻止它们
发布时间:2020/02/06 新闻 浏览:439
随着冠状病毒继续在全球蔓延,致使成千上万人丧生,恶意软件正试图利用人们的恐惧。
IBM X-Force和Kasperky的研究人员发现,黑客正在向人们发送垃圾邮件,以期通过恶意软件感染智能手机和计算机。
该恶意软件伪装成有关冠状病毒的合法信息。
发送给日本民众的电子邮件声称呼吸道疾病已经渗透到日本,并敦促收件人打开电子邮件附件以了解更多信息。如果接收者打开文件,则恶意软件将收集个人数据并注入其他具有煽动性的软件。
这意味着黑客可以访问您的个人文件并进行复制。
IBM的网络安全研究人员在报告中说:“过去,我们曾观察到多次此类利用的实例,现在发现是由中国冠状病毒的爆发引起的最近一波热潮。”他补充说,由于担心,这种方法可能会更成功。冠状病毒周围的感染。
黑客经常利用时事和引人入胜的词汇来诱使人们打开电子邮件,下载附件或点击链接。专家说,由于冠状病毒是一个热门话题,因此坏演员会利用这种广泛传播的疾病来捕食人们的恐惧也就不足为奇了。
Atlantic.Net的网络安全专家兼首席执行官马蒂·普拉尼克(Marty Puranik)说:“黑客将及时采取措施,使受害者采取必要的行动。”该网站指导人们如何避免其信息受到损害。
黑客还跟踪各种恶意软件活动的打开和安装速度,因此他们可以扩展和复制对自己而言效果最好的骗局。
IBM的报告主要关注日本,尽管在美国,与冠状病毒相关的恶意欺诈邮件也可能有所增加。
IBM在报告中说:“随着感染的扩散,我们预计将来会出现更多基于冠状病毒的恶意电子邮件流量。” “这可能还会包括其他语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黑客变得越来越聪明,但是,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阻止与冠状病毒相关的攻击和其他黑客尝试。
务必谨慎。不要打开通过文本或电子邮件发送给您的粗略链接。不要接听可疑的电话,也不要下载您不需要的附件。
普拉尼克说:“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冠状病毒的信息,可以搜索Google并找到一个可以为您提供建议的安全网站。”
确保仅安装官方更新。据报道,在2019年,数百万的Android手机通过假冒的三星应用程序感染了恶意软件。
使用安全密码。环形监控摄像头被黑客入侵,短而容易猜测的密码可能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两因素身份验证始终是一个好主意。
在智能手机上运行防病毒软件。这些应用程序可保护您的设备免受病毒和其他恶意软件的侵害,高级服务可锁定您的隐私设置并扫描应用程序和文件以查看安全威胁。
上一篇: 苹果公司发布了新的“软件更新”功能
下一篇: 公司对用户安全的愚蠢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