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东方硅谷深圳有华为大疆 还有超3万多家科技企业

新闻

MORROR ART歌词音箱的全新颠覆体验,在照片中看见如歌的岁月。 MORROR ART歌词音箱的全新颠覆体验,在照片中看见...

MORROR ART软装艺术理念的新尝试, 探索时光之美,赋予相册和台历更多可能 让时光和音乐一样能被看见。

  • 门窗行业复刻定制家居高光时刻,森鹰窗业上市成起点?

    据悉,9月26日,森鹰窗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鹰窗业)将举办上市敲钟仪式,正式登陆深交所。 森鹰窗业是目前沪深两市第一家细分行业为“C2032木门窗制造”的上市公司。 这让笔者不禁想起2011年定制家居...

  • 百年变局新机遇 第九届岭南论坛在广州举行

    11月21日,第九届岭南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围绕“百年变局新机遇”主题,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博导、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陆军,斯坦福大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

  • 《风雨之后总有阳光》——产业人物访谈:益宸康旅创...

    2019年,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把中国的康养产业推上了最大的风口。紧接着,2021年4月15日,中国央视网、新浪财经、搜狐网接连报道了“七亿养老项目暴雷:老人养老积蓄人间蒸发”。...

财经

唯品会经营范围变更 新增医疗器械、蔬菜水果零售等业务 唯品会经营范围变更 新增医疗器械、蔬菜水果零售等...

天眼查数据显示,3月31日,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经营范围新增蔬菜零售;非许可类医疗器...

  • 品钛旗下赣州爱信小贷正式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北京2020年4月7日 /美通社/ -- 领先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品钛(Pintec Technology Holdings Ltd., Nasdaq: PT) 今日宣布旗下的赣州爱信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爱信小贷”)正式接入中国人民银行...

  • 特斯拉空头近一个月减少超200万股

      据金融分析机构S3 Partner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特斯拉未平仓空头头寸为1604万股,占流通股的10.97%。过去30天,特斯拉未平仓空头头寸减少222万股或12.18%,期间股价上涨32%;过去一周,特斯拉未平仓空头头...

  • 特斯拉展示新型自研呼吸机:与Model 3共用零件

      特斯拉之前宣布将开发新的呼吸机,而现在他们展示了这种新型设计。特斯拉在YouTube发布了视频,其工程师演示了两个版本的呼吸机,一个是把所有零件摆在桌子上的原型,另外一个则是组装好的设备,用于显示在医...

  • 特朗普称将在下一轮刺激计划中为美国民众发放更多的钱

      北京时间4月7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将在下一轮刺激计划中为美国民众发放更多的钱。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特朗普“肯定”想听取下一次刺激计划的想法,并补充道他希望其中包括“切切实实的基础设施”。  ...

东方硅谷深圳有华为大疆 还有超3万多家科技企业

发布时间:2017/08/17 新闻 浏览:885

“你问我为什么选择深圳?因为这里就是各种创新资源最优渥的东方硅谷啊!”8月2日,因率先发明了可穿戴计算机和增强现实眼镜而被誉为“可穿戴计算之父”的多伦多大学终身教授斯蒂夫·曼专程赶到深圳。发达的电子信息产业链,良好的营商氛围,宜人的生态环境,最终吸引了这位曾考察过多座中国城市的科技大咖将建立可穿戴计算研究院的橄榄枝抛给了深圳。
“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在实施新一轮创新发展战略布局,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过程中,深圳前瞻布局颠覆性技术、先导性产业,勇当引领式创新先锋和新经济领跑者,以创新优化供给方式、提升供给效率,以创新突破新技术、创造新供给、催生新需求,推动供给能力全面跃升。

 
 
引领式创新带来的直接成果,就是让体内流淌着创新基因的深圳进一步凸显领先优势,吸引越来越多像斯蒂夫·曼这样的创新达人融入深圳的建设,让创新梦想不断在鹏城生根发芽。
让创新“立”起来 工匠精神淬炼质量金字招牌
“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跟着人跑的‘机会主义’高速度,会逐步慢下来,创立引导理论的责任已经到来。”一年前,任正非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如今,已经在“科技无人区”内闯荡多时的华为依靠一份靓丽的半年报,让外界见证了其砥砺前行的勇气和智慧。
今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28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在协助全球运营商持续推进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华为引领了5G合作创新。华为智能手机上半年发货量达到7301万台,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与三星、苹果形成三雄格局。
2017年是深圳的“城市质量提升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继续强化深圳质量领先优势,率先打造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始终坚持质量主攻方向,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进一步将大质量大标准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
华为的崛起,是中国企业依靠自主创新实现引领式发展的励志故事,更是深圳创新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深度演绎。
让创新“大”起来
不止于一树高更要万木常青
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在深圳创新草原上,已跑出一批批骏马,更不断涌现黑马、快马。
华为、中兴分别成为全球最大和第四大通讯设备制造商,腾讯成为全球最大互联网公司之一,比亚迪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研祥智能是全球第三大特种计算机研发制造厂商。一批高成长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层出不穷。大疆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开启消费级无人机新市场,占据全球约八成市场份额,2016年产值突破100亿元,8年增长1万倍。优必选公司产值去年增长了6倍。今年7月中旬登陆创业板的华大基因上市以来一口气收获了19个涨停板,这家在深圳盐田一处旧厂房内打拼的“独角兽”机构,短短数年间,就从参与、追赶、同步,成长为行业内公认的“基因测序航母”。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些企业在长大后,更注重产业生态整合,为众多创新力量搭建起点平台。
依托一只外形乖巧的“小企鹅”,腾讯“蓄水养鱼”。去年夏天上线的腾讯创业服务平台针对创业者的痛点,推出了公司注册、法律服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创业服务。目前已有数十个腾讯众创空间在全国落地,总共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今年3月,腾讯创新创业基地成功入选深圳市首批创新创业基地。
“我们希望依托腾讯公司深圳总部优势,探索构建以腾讯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 ’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力争到2020年时,扶持1000万创业者,孵化1000家市值过亿的公司,培养200个亿万富翁。”腾讯创新创业基地负责人说。
这种不止于一树高,更看重构筑整片森林生态系统的气魄,正将深圳打造成一片肥力惊人的创新沃土。这里不仅有已经在众多领域内发挥关键作用的龙头企业,还有细分领域里的单打冠军,更有无数正在创新路上奔跑的中小微创业企业和创客。
据统计,深圳科技型企业数量超过3万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8037家,5年增加近6000家。每千人拥有的商事主体和企业数,均居全国前列,创业密度更是高居全国首位。
让创新“转”起来
“深圳智造”整合全球创新资源
今年7月,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了加拿大诺赛特公司,成功进入卫星通信新领域。这是其近年来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最新举措。
从24年前深圳华强北的一个小柜台起家,逐步成长为市场占有率达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对讲机大型企业,海能达已在德国巴特明德、哈尔滨、南京、鹤壁等地建立了9个专网通信研发中心,累计申请专利1205项,每年的研发投入占到当年销售收入的15%以上。随着众多海外子公司和国际化研发团队的建立,海能达产品及解决方案全球竞争力大幅提升,去年该公司海外营收占比达到了43%。
让深圳智造“走出去”,也要让海外高端创新资源“走进来”,进出之间,都是服务深圳创新。
今年以来,深圳开展了一场以集聚海外创新资源为宗旨的行动计划,以引进海外高科技项目和高端人才为目标,在全球选点建设海外创新中心。5月9日,美国旧金山海外创新中心、英国伦敦海外创新中心、法国伊夫林海外创新中心等7家机构正式成为深圳市首批授牌的海外创新中心。
这些海外创新中心将对接深圳本地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研发平台、创投机构和创新服务机构,让全球创新资源在深圳汇聚。
让创新“聚”起来
不走寻常路打造新时期人才高地
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人才。通过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深圳从人才住房保障、人才培养、人才评价、创新创业奖励等方面,出台了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政策,努力打造人才宜居宜业城市。十八大以来,深圳已累计引进“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44个、“孔雀计划”创新团队86个、“海归”人才8万多人。
深圳求贤若渴的诚意打动了众多科技大腕。4月10日,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布莱恩·科比尔卡与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里耶·瓦谢尔同时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立了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和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使得深圳由诺贝尔奖科学家组建的实验室增至4家。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教授表示,该校建校三年间,已从全球范围内吸引了众多杰出的学者及研究人员,并组建了“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等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
海内外众多高精尖人才的汇集,让深圳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显著增强,在基因组学、超材料、智能机器人、神经科学、大数据、石墨烯等前沿技术领域,培育了一批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三发”一体化的新型研发机构,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
让创新“活”起来
雨林式政策体系构筑制度优势
如果说由企业、高等院校、新型研发机构、创客们担纲弄潮的创新活动是大鹏湾上卷起的创新大潮,那么让各类创新主体发挥活力、自由成长的政策环境就是令潮水澎湃的重要推手。
十八大以来,深圳不断增强新常态下创新发展的政策供给,结合深圳改革的实际,富有前瞻性地出台创新政策,为经济的质量型增长、内涵式发展提供政策“弹药”。
目前,深圳搭建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自主创新“33条”、创新驱动发展“1 10”等已有政策的基础上,去年又密集出台了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促进科技创新、人才优先发展、完善人才住房制度、高等教育发展等系列政策文件,培育有利于“双创”要素茁壮成长的雨林式政策体系。
今年以来,深圳还开展了以布局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设立十大基础研究机构、实施十大重大科技产业专项、建设十大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为内容的“十大行动计划”,推动深圳创新生态再优化、创新能力再突破、创新经济再升级,这将进一步夯实创新深圳的领先优势。

姓 名:
邮箱
留 言: